登录 成为作家
  • 
    意见反馈
    帮助中心
    更新说明

  • 首页
  • 文章
  • 专栏
  • 资讯
  • 话题
  • 最新文章
  • 最多阅读
  • 最多点赞
  • 最多收藏
  • 推荐课程

    【进阶】写作技巧:女生人设,如何让主角人物更加立体有层次

    本篇内容创作出自编辑汤圆。 人设,简单来说就是人物设定,在创作作品之前,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先做人设,尤其是主角的设定,毕竟一个故事是围绕主角来展开的,今天就大致讲一下怎样做一个立体且有层次的主角人设。 主角的人生经历推动剧情发展,主角是整个故事的核心点,如何将主角人物这个核心点尽可能地发光发亮,角色的饱满度和层次感就十分重要,在落笔之前,我们要先准备充分,细细琢磨。 我们在考虑一个主角的设定的时候,先尽可能地将这个角色标签写出来,从简单的姓名,性别,外貌,到主角的内心情感性格等,让一个虚构人物的轮廓越来越明显,具象化。 既然谈到人物的层次,那么,我们做设定的时候,就可以分层来处理。 比如,从最外面开始,肉眼可见和能辨的生理属性,比如性别,年龄,种族,身高,体重,外貌,行为习惯和穿着风格等。 当然,在考虑这些之前,还得明确创作的作品题材,人物的设定需要符合故事背景,大哥比方,在现代都市题材里边,如果是纯粹的都市文,这类文是完全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在设定女主种族属性时,好不疑问肯定只能是人类,但如果创作题材是都市异能或者都市修真,那女主的种族属性选择就可以很多,人妖仙神魔都可以。 同样的,主角有没有金手指,也与作品的题材相关,不同的题材,金手指的添加与利用也不一样。 因此,在做人设的时候,我们也要先明确创作的作品题材,这样人物设定与题材贴合,符合故事背景,不至于因设定出戏,影响读者的代入感,同时,不同的题材,可以添加不同的创意设定,让人设更有亮点和期待感,比如都市异能里边,仙女自带锦鲤属性反穿到都市混迹娱乐圈,穿越古代种田文,带有木系异能种田发家,富可敌国等等。 外在的设定做好之后,就是考虑内在的——角色的核心性格,没有性格的角色,就容易脸谱化,显得十分扁平,且没有辨识度,因此,给角色设定好性格,也是为后续角色的言行举止打好基础,不至于角色做出的事情反应偏离最初的设定。 给角色设定重大事件,情感是人类永不过时的主题,所以建议从亲情,友情和爱情这三方面下手。 重大事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是对主角有正面影响,比如:自卑普通的女主,因为遇到了男神,为了心中所爱,开始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最后如愿以偿与男神走到一块。 还有一个就是对主角有负面影响,比如:父母离异导致女主从小对婚姻不信任,对爱情也没有安全感,原本阳光自信的她,变得十分内向自卑等等。 剧情要有冲突矛盾,主角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些重大事情,在主角地成长过程中,因为这些转折点,影响她对人生的思考与抉择, 给角色设定地重大事件,也可以成为角色地原动力之一,在故事中,主角对未来地选择动力来源,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地目的是什么,显得剧情更加有冲突且合理化。 当所有的设定做好之后,建议大家再来一个校验环节,这些赋予角色的设定和标签,是否符合角色本身,进而做出一些调整,让角色更加的生动形象,不然,脱离角色原本设定,这个角色就崩了,连带着剧情也随之崩塌。 其实,立体有层次感的角色,换个角度就是能深入人心,让人记忆深刻的角色。 简单总结出三个人设技巧。 1、反差感/反差萌 角色的反差性格,可以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会让读者有一种意外感,,比如热播剧《司藤》,女主霸气的女王人设,又美又飒,可会害怕小青虫,在心动的时候头顶会开花,这些设定就十分有记忆点,且有反差萌,让司藤这个角色增添几分可爱。 2、极致化(单点属性放大) 从人设中挑一个点来做到极致,比如将霸道专情做到极致,又或者是忠犬,默默守护到极致,又比如是吃货属性塑造到极致,将角色的这个点深深刻入读者心中,不仅能加深读者对这个角色的记忆,还能让角色更加有辨识度。 3、情感动人 一个能让读者喜欢的故事,情感是不可或缺的,正如前面提到的亲情,友情,爱情,这些是所有人成长经历中会经历的,也是最容易引起大家共鸣的点,所以角色设定上,情感上的考量十分重要。 比如:润玉目睹生母惨死眼前,丧母之仇导致他黑化,但很多观众对他恨不起来,反而十分心疼他,从善良到黑化成反派,观众并未讨厌他,反而因为这个角色的变化,整个剧情达到一个高潮,更是赚取不少观众的眼泪。 人设立住了,读者自然能代入到故事情境当中,随着角色的经历而产生情绪上的变化,与故事角色共同感受悲欢离合。 阅文起点大学更多精彩课程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进入作家助手APP-消息-阅文起点大学-写作宝典即可免费阅读!

      收藏 2021-04-13 阅读 2.9 万
  • 推荐课程

    【进阶】题材选择:盘点起点玄幻2020年热门题材

    本篇内容创作出自编辑惊鸿。 作品创作中,选材是阻碍大多数作者进阶向职业作家的第一道门槛。 一本书的核心竞争力,选材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然而,在日常的工作流程中,我们面对的大多数作品选材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各种的缺陷。 其中常见的有卖点陈旧,金手指与世界观并不融洽,题材缺乏受众等问题。 下面,我先盘点一下2020年至今起点具有代表性的热门玄幻类题材流派,分析其中的写作模式以及核心卖点,以供大家参考。 签到流:2020年可以称为玄幻签到元年,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一跃成为双端爆款,沉寂了半年的签到流,在总结了一套统一核心公式之后,彻底爆发,万订精品层出不穷,其中代表作品《开局签到如来神掌》。 写作模式:开局主角是默默无闻的底层身份,被分配到苦寒之地,无人问津。 激活签到系统,通过签到获得神功,天材地宝。 蛰伏苦寒之地多年,逐渐被人遗忘。 数十年后,当所处环境遭遇外地侵犯。 主角被迫暴露身份,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核心卖点:作品核心还是扮猪吃老虎的模式,主角是默默无闻数年的透明身份,通过签到提升实力。一朝遭遇危机后以无上实力击败他人不可力敌的强敌,被曝光后形成身份上的反差感,结合签到的形式具备极强的阅读张力。 核心卖点是签到系统加无敌文。 本站参考书:《开局签到如来神掌》、《签到千年我怎么成人族隐藏老祖了》、《冷宫签到八十年,我举世无敌》 极道流:极道流算是玄幻类型近三年来的常青树题材,从滚开的《极道天魔》开始,涌现了一大批精品佳作。 写作模式:作品一般在低武世界观背景下,以诡异事件引发读者期待感。 主角携带武学加点器,提升横练功法。 用武学打鬼魅,横推妖魔以及武者的故事。 核心卖点:极道流的核心卖点我认为是礼乐崩坏,人命如草芥,妖魔乱世的世界观。 作品要让读者感受到作品的压抑,乱世浮动的人心。 另一个卖点则是肉身无敌的横练功法,能够在乱世中,用自己的拳头劈开一条血路,突出人定胜天。 一般主角通过习练横练功法,会化身为大肌肉霸主,物抗叠满,神鬼辟易。 主线是升级,横推。 本站参考作品:《极道天魔》、《十方武圣》、《长生种》 宗门流:宗门流作品是玄幻的经典题材,常见的宗门流作品中,以《万古最强宗》为代表。写作模式:宗门流的常见写作模式是主角成为某些破败门派的掌门人,获得系统后招收弟子,重建宗门,让宗门屹立于门派之巅。 不过宗门流原有的写作模式已经稍显陈旧,我们目前看到能够在2020年脱颖而出的宗门流作品,具备更加新颖的形式,以及更加丰富的内核。 核心卖点:宗门流过去的核心卖点是种田加争霸,种田主要是宗门建设和弟子培育,争霸方面则是和不同的宗门进行竞争,获得更多资源。 然而,过去的宗门流作品已经稍显落伍。 目前的宗门流小说越来越向着“人”靠拢,核心卖点更多在于师徒之间的人设塑造。更多的侧重点在于主角对于徒弟的调教和培养。 而其外在形式也更加丰富,承载主线的系统更为新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调教恶徒的功德值系统,逆向思维的亏成首富系统,签到系统等等。 本站参考书:《万古最强宗》、《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这个门派要逆天啊》 幕后流:幕后流作品如今占据着玄幻热销榜单上许多席位,发展也越来越多样化。一开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本书是科幻作品《低维游戏》,从零开始将低等文明发展成高等文明的畅想令人惊叹。玄幻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代表作品是《打造超玄幻》。 写作模式:幕后流在玄幻品类的常见写作模式是主角拥有着高等世界的知识和能力,通过系统或者不可思议的金手指,能够将低等世界改造成高等世界。 玄幻中比较常见的写法,主角拥有仙秦练气士的能力,可以将武道文明的世界改造成修真世界。 或者是主角将历史神话中的人物和机构全部在平行时空重现。 核心卖点:幕后流核心卖点在于主角作为幕后大佬,利用信息差,用高等文明的知识体系和宝物降维改变其他世界。 本站参考书:《打造超玄幻》、《我在幕后调教大佬》、《我有一棵神话树》、《我有一座诸天城》、《我在魔法世界开创互联网时代》 以上是2020年比较有代表性的玄幻品类热销题材,篇幅有限,部分热销但是题材小众的作品并未囊括。下一篇笔者会探讨更多新颖的题材,提供更多的题材思路。 阅文起点大学更多精彩课程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进入作家助手APP-消息-阅文起点大学-写作宝典即可免费阅读!

      收藏 2021-04-06 阅读 2.5 万
  • 推荐课程

    【进阶】写作技巧:灵异文的卖点和主线设计要点

    本篇内容创作出自编辑子良。 很多作者有意向创作灵异小说,但多不知道从何落笔。 因此,基于起点读者的审美,子良总结出了一些规律。 先说卖点。 卖点即吸引读者的点。在我的定义中,能够调动读者情绪的才是卖点。 灵异作品其实可以粗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神秘猎奇向,另一种是惊悚向。 神秘猎奇向的作品,以《鬼吹灯》、《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为代表,充满了东方玄学的神秘氛围,但在近些年的起点,逐渐式微。当然,如果抛开东西方差别,《诡秘之主》也同样具有此卖点。 惊悚向则是传统意义上的“鬼故事”,也是最近起点灵异作品的主流,以《我有一座冒险屋》、《深夜书屋》为代表。 因此,在面向萌新作者的时候,我通常会建议创作惊悚向的作品。 那么确定要创作惊悚向作品之后,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两件事:1创作惊悚副本;2、设计主线。 惊悚副本。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类似恐怖游戏(比如《港诡实录》什么的)的探险副本,另一种是带有前因后果的鬼故事副本。 也就是一个从空间上拓展,一个在时间上回溯。 当然,他们的共同点是,都能激发读者“惊悚”的感受。 即,破坏读者的安全感。 破坏读者的安全感,有两种方式。 一、针对读者天然认为安全的事物进行破坏,比如被窝、浴室、父母、亲友等; 二、针对读者认为危险的场景,则主动为主视角制造一个安全岛,然后再陡然破坏掉。如探险鬼楼,刚刚检查过安全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个脚印。 原则就是这样,依据此原则多练习一段时间,就能顺畅地写出惊悚副本了。 主线设计方面。 依据我所相信的理论,一部长篇作品必须至少要有两条主线才能不崩,而其中一条必须是成长线。 成长线包括社会地位升级、困境克服、感情升温等几条具体线路。 在惊悚向作品中,成长线往往选择社会地位升级线。 社会地位升级线又可以细分为武力升级、种田和职业晋升。 种田如《我有一座冒险屋》,职业晋升就把建设冒险屋改成拍鬼片、写小说之类就行。 最难处理的,其实是武力升级主线。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升级文。 鬼故事,我们曾经看过的一些经典鬼故事,在高武环境下,其实都不可怕了。一个滴血重生、拔山赶海的世界里,什么贞子伽椰子、什么一夜失踪几百公里的公交车,谁在乎呢? 所以经常会出现一本前面写得不错的惊悚小说,随着主角实力提升就没味道了。 《极道天魔》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用他人视角来写鬼故事,由不具备武力的普通人去经历鬼故事,然后再让主角出面解决,大出风头。 这一点在《这里有妖气》上更是得到了完美的应用。《这个世界的土著好凶猛》前四十章也符合此结构。 以上,就是我对第一次尝试灵异文的作者的建议了。 阅文起点大学更多精彩课程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进入作家助手APP-消息-阅文起点大学-写作宝典即可免费阅读!

      收藏 2021-03-31 阅读 2.9 万
  • 推荐课程

    【进阶】写作技巧:网文全武行——开头,这么写就对了!(1)

    本篇内容创作出自编辑武行。 网文全武行的系列今后也会在阅文起点大学的基础理论版块中持续更新,我也会更加系统化的梳理写作中需要用到的各种知识点,分享给大家。 我们今天讲的是“开头”。 上一个十年的前辈们总结了“黄金三章”,是为了应付那个时代的读者的阅读习惯。而且,是对应那个时代,架空修炼体系下的小说要尽快切入。 现在,单纯的升级背景,套路,已经过时了。 现在更讲究“代入感”。 如果没有足够的笔力,包括世界观的架构,像是“XX界”,“XX帝国”,“玄明境”,“练皮”等等这些的设定,对于读者来说,代入感就很差。 读者也在进化,已经不再是那个沉迷于虚幻世界升级的小白了。就像是现在的我们,很多也不会再像当年那样沉迷打怪升级的网游。 所以,还是之前说的,揣摩读者的阅读喜好和摒弃厌恶,不能代入的地方,尽可能地让你的读者代入进去你的小说。 …… 先是一些明显的可以避免的点。 1、主角名字正常,普通点 常见的名字和姓,两个字就好了,如“陈凡”,“许磊”。不要取太偏僻的姓,名字也最好不要出现“狗剩”,“无敌”,“轩辕”,“阿花”等等的字眼,最好也不要复姓。 2、单主角,第三人称,主角视角 毫无疑问,男频网文现在都是单主角和第三人称,其他的已经很少见了。 最主要的一点是主角视角方面。 实际上,读者看小说,就是完全代入到你的主角,体会你的主角遇到的困境,然后要如何解决。主角如何借助自己的“金手指”,愚弄反派,让自己成功。这一点,和以前很多的好莱坞电影的受众一样,很多好莱坞商业电影剧本也是同样的方向。 整个网文主线当然也是要从主角的视角出发,写主角。写他的感受,所见,他遇到的困境,他对自己处境和需求的想法。 开局可以是从侧面烘托出主角,像是《平平无奇大师兄》,但是也都是围绕主角,所有人的视线包括讨论的内容,都是在主角身上。不要开局场景和描写与主角没有直接关系,不要开局就是描写时代大事件,描写大能们怎么怎么。可以是忽然世界大变,或者是舆论风波,然后尽快切入到主角的视角,他现在面临的生活,工作,职业,困境。 在铺垫的时候,或者是剧情发展的时候,可以暂时游离于主角视角之外,但是也都必须是在主角这条主线上,为接下来主角的行动服务。 而且,网文的主角视角,是一种介于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之间的视角。 称呼上,肯定是“陈凡怎么怎么样”,但是你同样可以写也必须要写主角自己的心理活动,想法,包括吐槽。 (例如:“早在数年前,面对着一场席卷了整个幽州的瘟疫,自己那位当时因为一时伤寒咳嗽而惊恐不已的母亲终于忍不住告诉自己……” “他并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人……”注意这里这句,并不是第三人称叙述,而是主角自己的心理活动。 “做了国王又能怎样呢?没有互联网,没有现代文明的滋润,他也要跟这帮土著一样……”) 3、最好不要一直用“老乞丐”,“青年”,“女子”,“神秘人”这样的代称 主角肯定不可以。主角开头甚至不需要写什么“一个少年”,直接从他的视角切入就好。 配角也最好不要。其他的角色切入可以在一两段内用“少年”“女子”,但是最好很快就要切到名字。或者是,短暂的转换视角,从主角的角度,转换到配角的视角角度。 (未完待续) 阅文起点大学更多精彩课程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进入作家助手APP-消息-阅文起点大学-写作宝典即可免费阅读!

      收藏 2021-03-30 阅读 4.1 万
  • 推荐课程

    【进阶】世界观构架11:货币体系

    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金融和货币体系一直是一个大难题,而且这个体系的建立我们几乎是避无可避的。 假如你的作品是以现实世界为基础而创作的,那对于货币体系的描写会相对简单一些,比如都市或者言情,货币体系就是中国的货币体系。如果穿越或者重生到国外,那只要研究一下相应国家的货币体系就可以了。 对于架空或者异界的作品来说,创造一个全新的货币体系会让人头大到脱发,而对于都市作品来说,难点在于如何给一个纯原创的新物件定价。 至于女频的言情文也会有金融体系的展现,比如男主究竟有钱到什么程度才算合理,眼下的社会体系下,做什么生意才能达到小说中描写的收入水平。往粗浅的想,带有一些经济和货币体系的基本常识,至少也可以避免“女主从500平的床中醒来”这样的情况出现。 当然了,经济学同样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学科,大学里甚至开设了专业甚至学院,不过我们依然可以试着学习一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方便我们设计故事中的货币和经济体系。 阅文起点大学的教务长314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述过写作中的金融体系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在教务长的文章中做了这样的假设: 假设有一本新书,在异界设定了三个国家,他们的货币单位分别是镑、金塔勒、铢,在没有上下文联系时,我们几乎无法理性的区分这三种货币哪个更值钱。因为这纯看作者的具体设定,一个金塔勒可以价值一幢楼,也可以只值半个面包,这里不存在任何必然关系。 不过,如果不假思索,单纯从感性角度看,我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一百万镑很值钱,一百万金塔勒也不错,搞不好更值钱,而一百万铢就差了许多。 原因不难理解,虽然作品中的国家和英国没有半毛钱关系,但一百万镑自然而然让我们联想到一百万英镑,那当然是很大一笔钱了。类似的,铢会让我们联想到泰铢之类的货币,自然就看轻了几分。至于金塔勒,这是一个纯杜撰的词汇,但其中有个“金”字,即便它和黄金没半毛钱关系,也会下意识让人产生联想,从而觉得这个货币单位价值不低。 在教务长的举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章虽然是虚拟的,但想象依然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 带着这个思路继续完善我们的镑、金塔勒、铢三种货币后的金融体系。 由于镑、金给人的感觉比较贵,所以我们可以先简单的确定镑和金塔勒比较值钱,而铢则稍微廉价一些。 然后再把画风不一样的金塔勒划分出去设计成比较原始像金币一样的货币,而镑和铢则可以是纸币的感觉。 接着,再用对比的方式把货币间的关系设计出来。 我们继续以现实为基础发散思维,假设帝都的通用货币是镑,银月国的通用货币是金塔勒,南岛的通用货币是铢。而我们的主人公是个游走在三个国家之间的商人,并且一个月的收入足够在帝都买下一间公寓。 这样的设定应该不难让我们联想到北京,北京的房价以及主人公的收入水平。 接着,我们再假想一下主人公做生意的流程,我们假设一件我们熟悉的物件,比如瓷器,这件瓷器从帝都收购的价格大约是100镑,贩卖到银月国能够卖到500金塔勒,而500金塔勒可以在银月国买到一头牛和两头羊,再把这一牛两羊卖到南岛,可以卖出10万铢,10万铢可以买1两香料,要是把这些香料卖回帝都,大概能卖300镑,到这里主人公的利润就翻了三番了。 其实看到这里,我们脑子里应该已经有一些不同货币的购买力的认知了,但这些认知是来自于我们对现实世界的固有认知导致的,比如出产瓷器的帝都很像中国,牛羊作为土特产的银月国很像西藏内蒙,出产香料的南岛则很像是东南亚。 但光是这些假想还不足以形成货币和金融体系,这样的想象更符合主人公生意人的设定,但在体系建立的时候还是缺少大量的设定来填充。 我们顺着这些设想继续补充。首先主人公是个倒卖土特产的商人这个设定已经坐实了,那他一定会选择当地产量大价格低,但在别的地区需求量大产量小的东西作为流通的货物,而且这个东西最好在别的地区能成为奢侈品,这样才能利润最大化,而且三国之间的关系还要让他有机可乘。 由此我们可以推演出下一个设定,三国之间虽然各自有其他国家需要的资源,但三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太友好。 那既然不太友好,三国之间显然不可能达成深度合作,而主人公没有选择直接用帝都镑去买特产,而是选择用物资去换当地资源再二次出售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可以推演出三国之间的货币或许并不流通。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设定,三个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货币制度: 先来看一下最简单的银月国的设定,这个国家的流通货币是被称为金塔勒的金币,这种铸币的方式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度,也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 然后是南岛,他们的货币面值较大,设定的时候是因为铢给人的感觉很容易联想到东南亚国家,那么借由这个假想继续延伸,得出南岛的货币制度采用的是银本位制,银本位制是指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特点是: (1) 国家规定白银为货币金属,并要求铸成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银币。(2) 银币可自由铸造或持生银到国家铸币局请求代铸。(3)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银币或白银。(4) 银币或白银可自由输出或输入,以保证外汇市场的稳定。我们甚至可以把南岛铢的通行货币直接设定成银行券。 最后是和中国最为相似的帝都,我们可以直接给这个国家更接近现代的金融体系,也就是信用本位制。信用本位制又称管理纸币本位,这是20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爆发,金本位制崩溃之后,世界各国转而采用的货币制度。 而主人公游历各国时遇到的小国家和村落甚至可以设定成粮本位制,也就是以粮食作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这样一来各个国家之间通行的货币制度就比较清晰了,我们可以在这样的基础上给国家编上编年史,比如南岛铢的面值这么大是不是因为这个异界曾经因为科技爆炸而导致银矿数量的激增。 帝都能超越时代这么多年提前实现信用本位的货币制度,是因为强权还是因为金融发展迅猛? 用牛羊做土特产的银月国大概率是游牧民族组成的,这样的体制下为什么能让金本位制同行这么长时间。 在这些认知的基础上,再一步步开拓思维,推演国家的结构,老百姓的生活状态,然后再推演出最基础的一斤大米、一斤面粉需要多少钱。接着老百姓每个月能赚到多少钱,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都会一一呈现在你的眼前。 金融和货币体系也就变得更有说服力了。 最后套用一句教务长在文中说的话,现实中的虚幻,虚幻中的现实,才是最吸引人的卖点。 阅文起点大学更多精彩课程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进入作家助手APP-消息-阅文起点大学-写作宝典即可免费阅读!

      收藏 2020-12-30 阅读 2.6 万
  • 推荐课程

    【进阶】世界观构架10:世界观的底层概设(四)—力量体系

    在我们平时见到的小说、动画、电影等诸多作品中,出现过各式各样的能力体系,从金庸大师笔下飞檐走壁的武学功法,到JK·罗琳笔下充满想象力的魔法,我们作为读者和观众所见过的力量体系其实早已举不胜举。 但奇怪的是,那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作品,其实并没有很注重力量体系的设定。 比如金庸的武侠故事,那些武林高手的功法只有简单地突破第几层第几层,层级越高表示越厉害,有些独特的功法则用数量表示,比如六脉神剑需要一脉一脉的开,全开表示大成,降龙十八掌则需要一掌一掌学,第一掌最简单,学完全部的十八掌就是武林一等一的高手了。 哈利波特的世界里对魔法等级的表现更加简单,甚至没有一层一层的递升,影响能力强弱的只有个人对魔法的领悟,认识的越深能力也就越强,也就是说总的来说魔法世界是个庞大的知识体系。 火影忍者的能力体系其实也非常相似,查克拉的概念其实脱胎于中国的炁,忍者学校学习的是开发每一个细胞中蕴含的能量的使用方法,也就是查克拉的开发和使用方法,早期其实没有太明确的提升方法的设定,甚至连查克拉的属性相克,形态变化,性质变化这些都是后来慢慢加上的。虽然火影忍者世界有明确的忍者等级的划分,但这个等级其实和个体能力的强弱并没有太大关系,毕竟木业的下忍才是最不好惹的。 和火影齐名的海贼王也有相似的情况,早期只有一个吸引人的能力设定——恶魔果实。超能力是恶魔果实赋予的,能力强弱来自于对恶魔果实能力的开发程度,到后期才慢慢加上类似海军六式这样注重身体开发的能力,以及霸气、恶魔果实觉醒这样带有等级提升感觉的能力设定。 可见大量的早期作品中很少有把力量体系单独拿出来设定并且完善的,就连四大名著种都没有很明确的力量体系的设定。也只有金庸的武侠世界有简单的对于能力强弱的等级划分,但总的来说金庸大师的文章还是更突出一个侠字,而不是武字。 可以说在网络文学兴起前,能力体系的具体设定方法还是比较少见的。我们甚至可以把清晰的力量体系设定,看成网络文学独具特色的一种创作方法。 而这样的设计方法如果要追溯的话,应该从早期的仙侠修真类作品中探索,而关于力量体系的设定较好较全的作品,最被大家所认可的应该是《飘邈之旅》和《蜀山剑侠传》这两本书。 《飘邈之旅》2005年在台湾出版,作品中所设计的力量体系和等级划分和我们现在认知中的修真等级体系最为接近。 我们以《飘邈之旅》中的修真者等级设定为例: 修真者的修为境界共分为十一层:旋照,开光,融合,心动,灵寂,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大乘。每层又有上下之别。 同时,修真者又分为修妖者,修魔者,佛宗,未到渡劫期而失去肉身的可进灵鬼界修灵体或鬼体,到渡劫期而渡劫失败的可转修散仙。 而《蜀山剑侠传》的历史就更加悠久了,蜀山剑侠传的作者李善民笔名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1932年开始在天津《天风报》连载,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出至五十五集,抗战胜利后搬到上海住在上海老垃圾桥北面继续创作1948年,全篇共五百万字。这本书甚至影响了后来的梁羽生、金庸、古龙等。作品中首次出现武人、剑侠、散仙、地仙、天仙、金仙,这样的修炼等级,同时结合了现实中的剑仙学修行体系和各种法术的设定都相当完善,从正宗,魔门到旁门在作品中都有出现。从等级设定,修炼体系设计,包括连载方式和作品字数,这都和现在我们认知中的网络文学非常接近了。 结合这两本书中的体系设定来看一下我们现在公认的修真体系: 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渡劫(合道)、地仙、天仙、金仙、太乙金仙、大罗金仙、准圣、混元大罗金仙(圣人)、天道、大道。 可以说现在的网络文学、仙侠、玄幻小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这两本书的影响。 不过后来越加详细和完善的力量体系设定也是受到了网络游戏的影响,用数据构建起来的网络游戏时代,会有清晰的生命值(红条)、法力值(蓝条)、等级,以及升级所需要的经验。 不同的网络游戏会有不同的设定,在早期的时候有些游戏会注重兵器的炼成,有些则会注重功法,但万变不离其中的就是升级和升级所需的经验。 结合这些游戏的设定方法之后,早期网络小说中的力量体系的框架便出现了,我们只是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了主人公从1级升到满级的过程。 而且我们不用设置1级到2级需要多少经验,只需要知道1级和2级有什么不同的状态,一来我们不可能像游戏开发师一样把每一个等级细分到经验数据,这些数据也没有读者愿意看,二来我们其实也不需要把力量体系设计的非常合理,经典作品里的力量体系也有很多崩坏的,在这件事上不用费太多精力。 具体来说的话,你可以把力量体系设计成5个或10个阶段,不过数字应该设计成多少,应该有多少个大境界,大境界又该分几个小境界,这些其实都不太重要,我们只需要知道不同的阶段下能获得怎样的收获就行了。 毕竟你打游戏的时候也不是很在乎什么时候能从2级到3级,只会在乎几级能出新手村,几级能有坐骑、宠物,几级能上天,几级能刷新副本。 而且真正的好游戏总是从满级之后才真正开始的,不是吗? 于是,结合这些思路,再运用到写作当中,把每一个力量体系重编,划分等级之后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就能设计出看起来合理的力量体系。 当然还要加一点点包装,比如除了修真的等级体系之外最常见的,初级异能,中级异能,高级异能;或者见习魔法师,学徒魔法师,大魔法师,类似这样的设定能让人一眼看出你的故事类型,也能塑造对主人公成长的天然期待感。 不过包装和外壳同样不是力量体系设计的重点。 如果抛开所有的包装和设定,归根结底能力体系的设定就是最简单的1级升级到2级,给主角设置金手指的作用就是让1级的主人公能打赢2级的对手。 所以力量体系设定的重点在于,让所有人物都能在同样的规则下变强,而主人公则有办法打破这个规则。 主人公有能力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所以我们要先确定别人能做到什么事,这就是力量体系的设定了。 阅文起点大学更多精彩课程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进入作家助手APP-消息-阅文起点大学-写作宝典即可免费阅读!

      收藏 2020-12-27 阅读 3.5 万
  • 推荐课程

    【进阶】世界观架构09:世界观的底层概设(三):核心矛盾

    上一节课我们针对作品中体制结构的设计做了一些简要的解释,那这一节课我们就顺着体制结构的思路继续思考,核心矛盾究竟是什么? 我们在之前的课程中,曾经讲过故事核心的部分,故事核心是你要表达的故事的整体基调,也就是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比如关于复仇的故事,或者关于长生的故事等等。 而这节课要说的核心矛盾和故事核心略有不同,但两者之间也有关联。 我们可以概括为,故事核心是故事的主基调,但在故事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核心矛盾。 同时核心矛盾存在矛盾层次,会随着故事发展而提升,比如:主人公为了达到复仇的目的而提升了社会层级,那么他的影响力就会随着地位的提升而变大,阻止他的人也会越来越强。 随着主人公踏上更高的社会层级,核心矛盾会从个人的复仇升级成团体之间的的冲突,假设主人公要复仇的目标死后会对敌方的势力乃至一个地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那地方势力必然会拼命阻止主人公的复仇,如此一来反派便也有了产生行为的驱动力。 我们用早年间很流行的开篇灭门举例:这个主人公开篇被灭门的时候,主人公的核心需求是活下去,那故事的核心矛盾就是主人公和生存环境的矛盾,解决了生存的问题之后,他会踏上复仇的道路,不停的提升自身实力和社会地位,最后一步步爬上顶层才发现原来当年灭他全族的是实行暴政的昏君。 这时你的故事核心和核心矛盾就会发生变化和升华,单纯的复仇或许会变成为了天下苍生而起义,核心矛盾也会从个人的恩怨升华到社会阶层的矛盾。 用类似的手法实现核心矛盾升华的故事有很多。 比如几年前红极一时的《饥饿游戏》,这个故事创造了一个反乌托邦式的社会结构,绝对的中央集权构成了国会区,国会区之外又分了十三个区域,分别从事不同的行业生产,比如渔业区、纺织区、畜牧区、矿产区等等,并且为了让人民牢记七十年前十三区的反叛失败,所以每年都要举行名为“饥饿游戏”的大逃杀游戏,游戏会从每个区选出两个年轻人参加,参赛者会在特定的赛场中相互搏杀,最后只会有一个胜利者,同时也是唯一的生存者。 在这种阶级森严且完全固化,同时又存在反人类制度的状态之下,很容易引发阶级矛盾。 而在故事中,主人公凯特尼斯从一开始主动站出来代替被选中的妹妹参加大赛,到最后加入革命大军揭竿而起,故事“反叛”的核心没有改变,但故事的矛盾层次却一直在提升。 最开始凯特尼斯只是有些叛逆,虽然生在矿区,但却练就了一手好箭术和出色的狩猎技能,到这里她还是屈服于这种奇怪的制度下的。 之后替妹妹参加大赛,这里就开始突出了主人公的反叛精神,出于保护亲人的目的,她开始挑战规则。 再到第一场大赛结束,她用“爱情”的戏码让她和皮特一起活了下来并且成为优胜者,这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出现双优胜者的情况,也是她第二次站起来挑战规则。 而在这之后,她和皮特变成了明星在十二个区巡演,这时的凯特尼斯已经察觉到了制度的异常,萌生了一些反抗的念头,但终究还是屈服在制度之下的,因为这时她要保护的已经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自己的亲人朋友,甚至自己的家乡十二区。 第二场大赛开赛之后,凯特尼斯开始真正萌生了反抗的念头,也在这时接触到了革命军的势力,大赛中途被打断,凯特尼斯被革命军救走。 至此故事的矛盾核心已经彻底升华,主人公已经从一个叛逆的小孩,成为了一个象征着反叛的精神领袖,但这样的人,一旦卷入革命的洪流之中,依然只能沦为棋子,于是故事的主体也就变成了凯特尼斯和命运的抗争,以及代表十二区的革命军和统治阶级的挑战。 《饥饿游戏》出版于2008-2010年,作为近年来以反乌托邦为主题的作品来说无疑是成功的,作品中矛盾层次的不停加深,阶级之间的理念冲突,以及故事核心的多次偏转都让故事越来越有深度。 不过比起饥饿游戏,其实还有一个大家更加耳熟能详的例子那就是我国的古典名著《水浒传》。 水浒传的创作是在北宋徽宗时,当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也是《水浒传》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根据。 在整个水浒传的小说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几个故事我想应该离不开鲁智深、武松这几号英雄人物。 我们以鲁智深的故事为例,在小说中鲁智深原本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后又因搭救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之一,排第十三位,星号天孤星,担任步军头领。接受招安后,在征四寇的战役中立下战功,生擒方腊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追赠义烈昭暨禅师。 在小说中鲁智深是个重情重义好打抱不平的人,他在听闻金翠兰被一个卖肉的屠夫强娶之后愤愤不平,要为其出头。要知道鲁智深当时是有官职的,提辖虽然是基层官员,但职能好歹也和现代的警察一样,但这样一个公职人员,却拿一个卖肉的没办法,还要借买肉挑剔找茬,让镇关西先动手才好帮金翠莲父女出气,结果失手打死镇关西,被迫逃走。 而后遇到林冲,和当时被发配的林冲意气相投,并且还因为救了林冲一命而得罪了高俅。 其实从这些人物的遭遇我们就能够推测出当时的社会环境,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为人刚正不阿,鲁智深为人重情重义好打不平,武松义字当头明辨是非。 但越是这样在我们看来完全应当是英雄的人物,反到在当时被逼迫到落草为寇。 这样的描写和手法,一方面加深了我们对人物的认识,一方面让我们能够清晰的感觉到当时社会的异常,同时能够不停的加深文章的矛盾核心,也就是腐败无能的封建制度和受到压迫的英雄之间的矛盾。 讲完这两个例子之后,我想各位应该已经能够摸到一些塑造核心矛盾的方法以及不同故事中核心矛盾的差异了。 还是用这两个例子来做对比,《饥饿游戏》的故事是跟随主人公凯特尼斯的成长讲述的,虽然“反叛”的故事核心没有变化,可是核心矛盾却发生过几次偏转,从通过自我牺牲拯救妹妹,到挣扎求存,到加入革命,最后成为精神领袖,每个阶段的核心矛盾都略有不同。 《水浒传》的故事同样是“反叛”的故事核心,但却是通过描写108将的经历来表现的,所以基本上看不到每个人物的个人成长线,取而代之的是每个人从平凡生活到落草为寇的心路历程。而矛盾核心一直都是腐败无能的封建制度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英雄之间的矛盾。 用网文的话语来讲的话,饥饿游戏的主人公凯特尼斯有一条明确的升级线,从普通人成长为英雄,并且在不同阶段面对不同的对手,最后一步步成长为领袖。而水浒传是群像小说,108将代表着36天罡和72地煞,所以基本可以认为水浒传中的人物再出现时就已经是满级大佬。 所以作为读者,我们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这些人物的经历而不是成长上。 这两种方式都能够很好的加深故事的核心矛盾,也都顺利的加深了故事内核,只是表现手法略有不同,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下一节课,我们来聊一聊故事中力量体系的设定。 阅文起点大学更多精彩课程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进入作家助手APP-消息-阅文起点大学-写作宝典即可免费阅读!

      收藏 2020-12-25 阅读 3.7 万
  • 推荐课程

    【进阶】世界观构架08:世界观的底层概设(二):体制结构

    在了解了故事的编年史和时代调性的作用之后我们再来考虑一下故事中所出现的体制结构。 和地图的设计一样,体制结构的设计同样有很多现实生活中的资料可以参考。 小到学生时代接触到的“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以及班长班委等制度,大到社会阶层的体制结构,我们都有大量的资料可以参考。 比如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清的起义和抗争,从底层一路攀升到顶层的例子也有不少,其中汉高祖刘邦的经历可以算得上是历史中最出名的几个之一了。 大家都知道汉高祖刘邦出现在大多数故事和典籍中的时候,都是以亭长的身份出现的。 但是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亭长在当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职位? 我们可以先来看下秦朝当时的官制: 在这个图里,我们甚至找不到亭长的位置,说明这个官职是在三老、有秩以下的。然后我们可以继续查阅一些典籍来看一下,可以发现亭长一职于战国时设立,主要任防御之责,治理民事。秦统一后,亭长保留在国家官职中,没有裁撤,每十里设一亭。 而“亭”这个位置则在三老管理之下,也就是低于县二级的行政建制长官,位置有点像现在的派出所所长,但在当时实际管理的人员和具体工作到更像是一个村长,或者接到办事处主任。 并且刘邦坐上这个位置的时候已经四十岁左右了,而且还要靠萧何的举荐。 要不是遇到乱世,恐怕刘邦一辈子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了。 带着这些了解之后再去看我们所熟知的历史故事,是不是就多了一点不一样的感觉? 刘邦这样的开场设定是不是像极了那些废柴逆袭的套路? 这就是整体的体制结构所带来的效果。 而作为一个作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历史和生活中的这些体制结构有哪些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作品当中,怎样的体制结构能够引发更深层的矛盾冲突。 在世界观底层概设的过程中,我们所需要思考的体制结构不单单是让主角从小队长升级为大队长,从亭长升为三老,或是让他从打工仔升级成富豪。 我们要思考的是,主人公在体制结构中的升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也就是主人公的成长会引起怎样的蝴蝶效应。 让我们以现实世界为基础假象一个故事设定。 假如主角重生到一个美国华裔身上,这人是个穷困潦倒的乞丐,但却是个十几岁的青少年,他原本命途坎坷,横死街头。但是主角带着一个神豪系统穿越到这样一个人身上只要,完成系统发布的任务可以获得现金奖励。 那么从这些设定我们已知,主角重生的时候是带着原本的记忆和系统的,他重生后处于美国社会阶层的最底层,乞丐除了年轻以外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唯一值得期待的就是主角的系统或许能够给他带来大量的金钱,于是我们便有了更多的期待,大家都知道美国的体制结构中有着一些独特的性质,比如金钱在美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下无比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呢? 大家应该都知道DC世界中拥有“钞能力”的老爷,蝙蝠侠。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正义联盟》里老爷和大超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超人:“你是怎么把房子从银行那里赎回来的?” 蝙蝠侠:“我把银行买了。” 类似的桥段大家可以再各种作品中看到,在美国有钱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的,金钱的力量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的上左右选票,当然只是一定程度上。 那么我们的主人公带着神豪系统来到美国这样一个自由国度,他乞丐的生涯想必很快就会结束。 这时候他实现了第一次社会阶层的跨越,从乞丐变成了普通人。 但他的系统到底能让他在短时间内跨越到什么程度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把社会阶层细分,这里我们可以借用一下社会学家丹尼斯·盖伯特(Dennis Gilbert)、威廉·汤玛森(William Thompson)、乔瑟夫·希吉(Joseph Hickey)和詹姆士·汉斯林(James Henslin)提出一套分为六个社会阶层的系统。 这些阶层模型包括: 第一层:上层阶级,由富裕且有权势的人组成。 第二层:上层中产阶级,由受过高等教育且薪资优渥的专业人士组成。 第三层:下层中产阶级,由受过大学教育的专业业务员以及办公室助理组成。 第四层:劳动阶级,由工作内容大多是重复规律的蓝领阶级职员组成。 第五层:劳动贫穷阶级,由血汗工厂的工人等勉强能够自食其力的人组成。 第六层:赤贫阶级,失业人群、乞丐等几乎无法养活自己的人组成。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主人公原本处在第六次,也就是赤贫这一层级,但在系统的帮助下,直接跨越到第四层以上第三层以下,因为他已经不用通过廉价的劳动来获取收入,但他还没有达到中产阶级的水平。 那么发展到这一步,主角是不是可以凭借自己华裔的脸孔到唐人街转一转?或许能够得到一些民间组织的帮助和庇护,又或许能够靠着系统给予的金钱开家店做门生意。 但是主人公的突然提升,一定会引起一些意料之外的关注,比如负责主人公原本乞讨地区的警察,或者民间组织等等。 一个乞丐突然变得富有,这会让大多数人绝对奇怪,那么谁会最眼红,谁又会来调查他。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再研究一下美国底层的生活状态了。 首先主人公原本的身份是一个乞丐,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混街头的,那么他的突然富有当然会引起同行的关注,但美国的乞丐们还不至于对他动手,这些人大多是酒鬼和创业失败者。 但自然是混街头,那就一定会认识一些民间组织,这些人一定会来纠缠我们的主人公。 以及地方上的片警,一个原本在乞讨的华裔突然富有,这件事一定会被警方关注,因为最快的发家致富的方法都已经写下了刑法上面。 主角解决了这些困难之后继续往上爬,就会开始接触美国的富豪圈,在这个圈子里充满了尔虞我诈,明争暗斗。这些外人眼中的富豪和企业家们,其实都在小心翼翼的经营着自己的一方水土,主角的突然闯入,必然会在当中掀起一番波浪。 金钱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突然的增加一定会带来很多变化,跟何况主角到了这个层级之后,他通过系统增加的这些货币或是黄金的筹备是否会影响美国金融市场。 如果在系统的帮助下主角继续过五关斩六将,最终爬到最顶层。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继续填充政治格局和体制甚至世界格局的相关信息,又要思考主角是不是能通过系统得到额外的原油储备?能不能得到额外的金矿?这些凭空出现的资源又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至此,故事世界中的体制结构就完全呈现了出来。 如果把这个故事架空成一个异世界,我们一样可以借用这些设定,比如主人公穿越到一个异世界,这个世界是个仙魔人三足鼎立的世界,并且存在修炼体系。 那么在这个世界中的社会资源除了金钱之外还会出现修炼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或许仙丹灵草,又或许是灵石宝玉。在这样的设定下,我们的主人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得到额外的资源,然后再一步步通过主角的成长,展现不同社会阶层的状态。 依然是一步步提升社会阶层,最后爬上顶层放眼世界。 主角的成长线和体制结构的完善必然是同步进行的。 在后继的课程中,我们也会为大家提供更多更详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使用。下一节课我们来聊聊通过体制结构而引发的核心矛盾。 阅文起点大学更多精彩课程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进入作家助手APP-消息-阅文起点大学-写作宝典即可免费阅读!

      收藏 2020-12-24 阅读 3.2 万
  • 推荐课程

    【进阶】世界观构架07:世界观的底层概设(一):时代调性

    通过前几篇文章的梳理,我们应该已经对世界观的表层呈现有了一定的了解。 就先在先前的课程中提及的“冰山”理论一样,世界观的构造就像是一坐大海中央的冰山,表层呈现是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东西,决定了你的作品是否能够“叫座”。 底层概设的则决定了隐藏在海面下,那些支撑着表层呈现的庞大而复杂的设定,这些内容决定了你的作品是否能够更合理,更符合逻辑,最终达到“叫好”的状态。 而我们把底层概设又分为了四个部分:时代调性、矛盾核心、力量体系、体制结构。 作为世界观底层概设的第一节课,我们将从时代调性的设定开始,和大家聊一聊世界观这些更深层的设定为故事带来的影响。 说起“时代调性”这几个字,我想你最先想到的应该会是前几门课程中出现的《冰与火之歌》,这本书中关于势力分布、地图设定以及世界编年史这些无法直接展现在读者个观众眼中的设定,其实用了一本辞海大小的书详细记录了下来。 不过这些设定做的虽然好,可对我们来说这些复杂难记的词汇并不容易理解吸收。 所以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金庸大师的武侠世界观。 这些陪伴我们一起长大的电视剧和小说之间是不是有所关联,是不是也一样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呢? 金庸大师在写作时同样是有世界观的意识的,但他的创造方式和之前分析的作品和案例都稍有不同。 他的时代背景因为武侠两个字的关系而框定在了古代背景下,但他不像《冰与火之歌》一样创造一个全新的架空世界,反而更像是写了一套史书记载以外的,我们在正史中无法看到的武侠世界编年史。 如果你有心思把金庸的所有故事都看一遍,然后把其中几个重要事件整理出来,你会发现金庸的每一本小说都是建立在一个朝代的基础下的。 如果我们把重大事件用年份排序后,故事会变成这样: 公元前483年,阿青于白猿处出师,越女剑法大成,成就半仙之境,当年遇范蠡一见倾心,帮范蠡训练越国剑士,简化版越女剑流传世间,随后越国灭吴国,范蠡携西施远去,阿青黯然隐居。南北朝时期达摩来到中国,于少室山创立佛教禅宗,创出镇派武学《易筋经》,随后536年,达摩祖师逝去。此后二十年间,西魏宇文泰大破荆州,梁元帝藏下宝藏,即连城诀中的宝藏。 隋朝末年中,有绝世奇才李婧勘破《易筋经》,成就绝世高手。694年,波斯明教传进中土,仅仅偏居一偶,黯然生存,877年丐帮建立,十年后,唐朝灭亡。当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三十年后,段思平创出六脉神剑,登临江湖绝顶,大理立国。960年宋朝建立,大宋江湖中波涛汹涌,1030年慕容博出生,斗转星移名震江湖,立志光复大燕,八年后西夏建立,1051年的时候,扫地僧出现在少林。十年后萧峰出生,萧远山被埋伏,跳崖未死隐姓埋名在少林偷学武功,准备复仇。丁春秋偷袭逍遥子,逍遥子承活死人。 1064年,慕容复出生,慕容博假死,进入少林偷学少林绝技。1065年波斯叛徒霍山,将毕生武学刻在圣火令上,流入中原,明教开始崛起。1083年萧峰成为丐帮帮主,降龙十八掌名震江湖。1090年鸠摩智打上天龙寺,索要六脉神剑,段誉初学六脉神剑,被鸠摩智抓走。一年后萧峰契丹人身份被暴露,离开丐帮,聚贤庄与大宋江湖决裂。一年后萧峰和耶律洪基结拜,并平乱有功,成为南院大王。 随后一年中,萧峰虚竹段誉与少室山大战,虚竹成就逍遥派掌门,并迎娶西夏公主,一年后段誉当上大理国君,萧峰为阻大辽侵宋,以死相逼。1112年王重阳出生,遇吕洞宾得传天璇剑法。三年后,黄裳九阴真经大成,并挑战明教高手。1140年中,江湖中出现剑魔独孤求败,纵横江湖无人能敌,独孤九剑名震江湖。一年后岳飞被陷害冤死,死前留下《武穆遗书》。三十年后独孤求败一生未得敌手郁郁而终,段王爷、周伯通、欧阳锋、金轮法王和黄药师等一众武学奇才先后出生。 三十年后,王重阳于古墓中修行,并与斗酒僧从九阴真经中悟出九阳神功。南宋宦官也创出葵花宝典。二十年后,中原五绝相聚华山,一绝高下。三年后天下第一人王重阳死去。1227年,郭靖降龙十八掌大成,九阴真经在身,目睹华山第二次论剑,当年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去世。南宋与蒙古联手灭掉大金。 1235年明教参考慕容家的斗转星移,创出乾坤大挪移,明教正式登上台面。1243年杨过被郭靖送上全真,和小龙女相遇,并互相喜欢,双剑合璧闯荡江湖,因两人出现矛盾,两人分散,随后郭襄出生,杨过断臂,误入独孤求败剑冢,习得独孤九剑,四年后张三丰出生,杨过和小龙女终成眷属,第三次华山论剑,出现新五绝。 1273年,郭靖黄蓉战死襄阳,蒙古进攻南宋都城。1317年,谢逊成为四大法王,成昆杀谢逊一家,1337年,张三丰九十大寿,张无忌出生。1360年张无忌乾坤大挪移九阳神功大成,和赵敏退隐江湖。五年后,明教范瑶创出吸星大法,1372年后杨逍逝去,明教群龙无首,又被朝廷打压,明教高手重组成为日月神教。 1458年张三丰仙逝,享年212岁,葵花宝典重现江湖,并被渡元改编成辟邪剑法。1493年东方不败习得葵花宝典,打压任我行成为日月神教教主。十年后令狐冲学得独孤九剑,与任我行打败东方不败,令狐冲与任盈盈结婚并隐居,一年后金蛇郎君夏雪宜全家被灭门,夏雪宜偷了五仙教三宝,成为江湖中的魔头。 1623年—1644年,袁承志成为金蛇剑主人,报仇雪恨,并助阿九(独臂神尼)守住帝位,李自成攻入北京,明亡,随后满人入关,吴三桂投降,封平西王。 1669年,韦小宝和康熙杀掉鳌拜,韦小宝成双面间谍,陈近南死后,韦小宝黯然隐居。1735年乾隆登基,陈家洛出生,当年苗人凤和胡一刀生死一战,胡一刀大败,三年后红花会大败清军主力。一年后香香公主死在北京,一年后胡斐为父报仇,大战苗人凤! 到此金庸武侠已经发展到了清代,武侠江湖步入末期,渐渐没落,江湖侠客再也不见,到处都是火器横行霸道。(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 将这些重要事件串联之后我们甚至可以从中看出中国通史的感觉,其实每一本作品描述的都是正史之外的世界,而且每一本作品都有所关联,甚至能够看出武学从兴起到没落的过程。从金庸大师的编年史设定,我们能够看出,把他的所有故事串联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而每一本作品拆分开,又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我们通过《鹿鼎记》来看一下故事的时代调性,这个故事是金庸的最后一个作品,同时也是大家公认的金庸最好的一个作品。 时代调性设置在了和我们最接近的清代,这个朝代的本身的复杂性质想必不用再这里多做解释,而在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中,性质就变得更加复杂,政治方面幼年皇帝被奸臣架空沦为摆设,天地会反清复明的势头正猛。文化方面又收到西方文化的入侵,洋枪火器开始传入中国,也正因为火器的出现而让武学的时代开始走向没落。 而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韦小宝这样一个油嘴滑舌的小混混却能在各个组织当中周旋,并且从中获利。《鹿鼎记》用最喜剧的方式呈现了一个集齐复杂的故事背景。 金庸大师的功底可见一斑,当然在中国研究金庸的人数不胜数,我们不奢望能像学者一样把这些经典故事全部研究透彻,只求能够从中学习到可以帮助自己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而在我们熟悉的故事中,《放开那个女巫》、《诡秘之主》等优秀作品,都做到了用时代调性设置故事的主基调,然后再缓缓将世界呈现在读者眼中。也正是因为有无数的参考资料的夯实,这些优秀的作者才能让他们笔下的世界合理的呈现在我们眼前。 阅文起点大学更多精彩课程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进入作家助手APP-消息-阅文起点大学-写作宝典即可免费阅读!

      收藏 2020-12-23 阅读 3.7 万
  • 推荐课程

    【进阶】世界观构架06:世界观的表层呈现(三):人际关系

    通过前两节课的课程学习,我想大家应该对世界观表层呈现的构成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解。 我们通过分析《冰与火之歌》地域风格和势力特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出了一些可运用在写作中的小技巧。 但上两节课中我们似乎在不断重申一句话,那就是无论你的世界观做的多么恢弘庞大而且完善合理,读者认识你的世界观的方式一定是通过某个角色。 我们可以通过“地图——势力——人物”的方式设定出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准则,但读者的认知方式一定是与之相反的,他们先认识人物,记住他的能力或者金手指,然后记住他所在的地点和伙伴,最后才会对她的经历、他接触到的势力,和整个世界的历史感兴趣。 在先前的课程中我们就讲过,世界观的设定可以从五大基础构建中的任意一点作为切入点,通过人物关系构建世界观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而近几年出现的作品中,陪伴我们十二年之久的漫威系列电影的人物设定和人物关系的搭建无疑是最成功的的几个案例之一。 漫威宇宙通过《钢铁侠1》作为整个故事的开篇,把世界观直接定位在了现代美国,和前两节课分析的《冰与火之歌》相比,我们不需要在花大量的精力去学习这个架空世界中的世界格局、地理信息和势力分布。 因为设定以现实世界的美国作为基础,所以我们全部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托尼·斯塔克这个主人公的身上。 洒脱、花花公子、军火商,天才发明家。这几个设定几乎在故事最开始就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之后托尼遇险,在恐怖分子的山洞中用废物打造出第一代反应堆和初代战甲马克Ⅰ,至此钢铁侠诞生。 之后随着《雷神》、《美国队长》等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些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便也被观众们慢慢记住。 漫威宇宙中所有的人物关系如果想要全部梳理清楚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 为了让观众和粉丝能够随时查到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漫威官方甚至在官网开设了人物关系查找功能,这个功能大概长这样: 如果我们点开其中一个人物,比如钢铁侠托尼·斯塔克,我们会发现他的人物关系图大概有这么复杂: 托尼能有这么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他花花公子、擅长社交这两大设定其实也息息相关,在他的人物关系中甚至能找到蜘蛛侠的阿姨梅姨。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人物的人际关系可以设计的非常复杂,理论上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让你的人物认识你小说故事中的所有人。当然如果你愿意,你也有办法认识全世界的人。 这个说法有一条理论可以论证,那就是“六度人脉理论”。这个理论是1929年,由匈牙利作家Frigyes Karinthy在短篇故事‘Chains’中首次提出的。1967年,美国社会学家Stanley Milgram设计出“小世界现象”来检验这一理论。 所谓六度人脉关系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是指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六层以内的关系链和任何其他人联系起来。也就是所谓的六次握手规律。通俗地讲:“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通过“六度人脉理论”我们完全可以让我们笔下的主人公认识故事中的所有人,但无论在写作还是生活中,你会发现真正围绕在一个人或者小说人物身边产生交集和故事的往往只有三到五人。 我们用《内战》中出现的人物来简要分析一下,钢铁侠和美队之间首先是因为理念冲突而引发了矛盾,之后又因为巴基的出现导致关系的彻底恶化。 这里的人物关系其实只牵扯到钢铁侠、美国队长、巴基和钢铁侠的父母。就算算上钢铁侠的父母,矛盾的核心其实也不超过五人。 通过设定我们可以知道,钢铁侠只是一个普通的人类,而美国队长被基因改造并且被冰封70年,巴基是他的战友,两人有着过命的交情。 在美国队长被冰封在湖底的时候,巴基则被九头蛇控制并改造成为杀戮机器,并且也被冰封,只有执行任务时会解冻释放。 在某一次任务中,巴基为了抢夺超级士兵药剂而杀死了一对夫妻,虽然巴基当时被控制,但的确是亲手杀死了那对夫妻。 而这对夫妻正是钢铁侠的父母,至此整个人物关系和矛盾就出现了。 美国队长和巴基是生死之交,和钢铁侠是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而巴基则是钢铁侠的杀父仇人。 再加上之前美队和钢铁侠的理念导致的分歧,这两人便彻底决裂,于是顺理成章的引出之后的内战。 钢铁侠和美队不同的人际关系也由此展开,比如钢铁侠的好友钢铁爱国者詹姆斯·罗德斯,和钢铁侠情同父子的小蜘蛛彼得·帕克,他们一定选择帮助钢铁侠。 而美队的生死之交冬兵巴基,敬仰美队的猎鹰,他们一定会站在美队这边,通过这些人物关系和隐藏的彩蛋继续延伸,一个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就构建了出来。 和漫威用相似的方式构建世界观的例子其实也不少,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手游《王者荣耀》在最早的S1、S2赛季的时候,我想王者荣耀的制作团队应该还没有构建世界观的想法,英雄都是一些历史人物,或者用历史人物魔改而成的游戏角色,所以这些来自不同时代,甚至不同世界的游戏角色的背景故事是碎片式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状况下来到了王者峡谷。 但随着这个游戏越来越火,游戏团队也有了制作世界观的意识,于是我们便见到了整合后的各个英雄背后的势力和所属的组织,比如稷下学院、长城守卫军、长安等等。 除了本就关联很多的魏、蜀、吴三大势力之外,长城守卫军和长安这两个势力也因为李白和苏烈这两个游戏人物而联动了起来,属于长安阵营的李白和属于长城守卫军阵营的苏烈是好友,长安的治安官狄仁杰又一直想要逮捕李白,而长安势力的君主武则天又想招安李白。 由此整个人物关系线就被串联了起来,并且逐渐构成一个庞大的世界观体系。 通过每个人物的小传和背景故事让一个个人物之间有所关联,再牵扯出背后的势力,随后再一步步完善故事的整个世界观。 这同样是一种完善故事世界观的思路,但这样做的前提是,你需要先塑造出足够引起读者兴趣的出色的人物,而关于具体的人物设计的方式,我们会在后继课程,以及线下培训班中和大家分享。

      收藏 2020-12-22 阅读 3.2 万
  • 1
  • 2
  • 3
  • 4
  • 
  • 16
  • 

筛选

重置筛选
  • 内容

    >
    武侠
    >
    玄幻
    >
    奇幻
    >
    仙侠
    >
    都市
    >
    历史
    >
    军事
    >
    悬疑 · 灵异
    >
    科幻
    >
    游戏
    >
    体育
    >
    二次元
    >
    职场
    >
    短篇
    >
    玄幻言情
    >
    仙侠奇缘
    >
    古代言情
    >
    现代言情
    >
    浪漫青春
    >
    悬疑灵异
    >
    科幻空间
    >
    游戏竞技
    >
    同人小说
  • 人群

    >
    新人
    进阶
  • 形式

    >
    文字
    >
    音频
    >
    视频

© 2021 阅文集团 版权所有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诚聘英才 版权信息
  • 

    APP
    下载

    下载作家助手APP

    与世界分享你的故事

  • 

    微信
    公众号

    作家助手公众号

    网文行业最权威的编辑团队提供全方位创作支持,各类咨询第一时间回复,定期分享业内最权威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