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为什么要写玄幻小说?自中国网络小说出现起,玄幻与都市小说一直是两大主流类型,这二类小说大行其道,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读者受众群体最大,另一方面也是它们的写作门槛最低。贰:什么是玄幻小说?对作者来说,玄幻小说的读者群体最大化,即意味着创作它能带给作者最大的收益可能,有更多的诸如:出版,动漫影视改编,游戏改编等机会。玄幻小说是一种类型小说,简单来说,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幻想小说,以中国的东方幻想元素为基础、融合西方魔幻、动漫文化等,从而形成的中式玄幻小说。叁:玄幻小说的核心丰富的阅读量是先决条件,队长我漫长的编辑生涯中,遇到过太多的作者,没看过几本玄幻小说,却自信爆棚的说,玄幻小说而已,很简单的,我
突然想写这个,是因为今天审查买断作品状况时,看到的一堆低价高订作品,其中不乏千字十块十五块买断,订阅两万五万的巨大反差。当然,这些高订阅作品,作者未必就能成神了,原因后面会分析。不过,不管怎么说,想必这些作者,一定有很多人后悔当初选了买断。这也让我想起当初买断《鬼吹灯》,现在想想,那个买断价真是白菜一样,也难怪霸唱后来和我们说想上吊。在这里,问题的重点不在于买断,而在于,这些作者在成功之前,其实并没有预计到自己会成功,或者,没有预计到自己会这么成功。所以,当成功突然到来之际,他们的准备就有点不足了。不过,话说回来,准备做得太充分,其实也未必是好事。我见过不止一个例子,一些作者在有了点成绩之后,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作者都遇到过,当然具体情况可能各有不同,比如有些作者是为不能签约发愁,有些作者是签约后成绩不佳,有些作者认为个位数订阅是失败,有些作者则是均订不过万就哭得天昏地暗了。不同的情况当然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但在基本层面上,还是能大致进行一些归类的。而且,所谓的处理,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比如决定是否继续写,是否回头修改,等等。面对这些情况,我们首先需要判断的是,作品是否真的不行,是否真的没达到预期成绩。事实上,判断失败往往比判断成功要难,因为成功可以有标准,达到了就算成功,但失败很难有,十万字不能签约不代表二十万字不能签,五十万字时订阅不高不代表一百万字后订阅还不高。所以
如前一篇文章所说,判断成功容易,判断失败却很难。明明写得不错,完全可以成功的作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这当然很可惜,而明明彻底失败的作品,却因为不信邪而不断写下去,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这同样可惜。那么,到底要怎么去判断作品是否已经失败呢?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因为哪怕是经验特别丰富的老编辑,他可以看到一本书时拍案叫绝,很喜欢这本书,或者他虽然不喜欢,但他可以认定隔壁小孩一定喜欢,同事老王一定喜欢,家里三婶婶一定喜欢只要有一批人喜欢,书当然就是好的。但反过来,如果老编辑自己不喜欢,隔壁小孩不喜欢,老王不喜欢,三婶婶不喜欢,书就一定不好么?这几个人真能代表全人类吗?凭什么街头的路人甲一定也不喜欢
去年年底我曾发过一篇文章《我已经写了很多万字,但书还是没起色,成绩很差,该怎么做呢》,而文中介绍的步骤中,有两大难点,分别是判断作品是否已失败,以及寻找失败的原因。其中,前一点已经介绍过了,今天我再介绍下怎么寻找失败原因。说真的,这个题目很难。能找到别人失败的原因,已经很不容易了,这已经是编辑技能中相对较难的一项,而寻找自己作品中的问题,就更难了,因为我们审视自己时,往往会一叶障目,很难认清自身的问题。不过,再难的问题,终究也是有脉络可循的,我们只要冷静下来,理智地对问题进行分析,把它一层层拆开,找到答案也只是时间问题。要寻找失败原因,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有哪些可能的原因。表面上看,作品失败当然
我的书xx万字了,上过xx推荐,现在订阅xx,我不知道这个成绩是不是正常,在创世算是什么水准,以后还会不会涨,请问,我有坚持下去的必要吗?在微信号上,问过这类问题的作者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在这里,我就统一答复一下吧。首先,这个成绩是不是正常,这个问题建议还是询问责编,因为要进行准确地判断,不仅要了解当前的成绩,也要了解这个成绩产生的背景,比如具体是多少字签约多少字上推,上推期间更新状况如何,甚至还要知道这个推荐是发生在哪个版本的客户端上,具体是哪天可以说,影响的因素是很多的,只有责编才能给出最准确的判断。当然,如果不管成绩是怎么来的,只看成绩本身,这是可以判断好坏的。在创世,以百万字vip的作品
(1)你亲眼见到的也未必是真的近期我打算谈谈网络文学的创新问题,不过,因为工作实在繁忙,只好分成几部分,每隔几天更新一次了。今天要说的,如标题所示,我们亲眼见到的,也未必就是真的。先说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我第一次去法国,是坐火车到达的。记得当时一出巴黎车站,就遇到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被堵了足足二十多分钟,一眼望不到头尾的队伍才走完。当时我就惊呆了,感慨说,这里不愧是法国。好不容易离开了车站,到酒店汇合了一位家就在巴黎的法国同学,被他带着四处溜达,听他介绍说,这里是某次革命开始的地方,那里是某位皇帝被砍头的地方当时我就惊呆了,感慨说,这里不愧是法国。而到了晚上,我打算坐地铁回酒店,结果发
挂羊头卖狗肉里外不一,这种行为,消费者自然是深恶痛绝,但也不可否认,一些不良商家,凭此营销手段捞上了一笔黑心钱。而在网络文学领域,也有些作者动起了小脑筋,自己是否也能通过修改作品的外包装,先把读者骗过来再说呢?这种手段,看起来是低成本,高回报,而且可以玩的花样也多。例如,编辑偏爱玄幻类型,我就把作品分类改成这个,以便过稿;现在都市暧昧比较火,我就在作品简介中加上本书美女如云、暧昧无限的说明;金庸这个笔名红了,我也把笔名改成金康这样做,究竟是否有效呢?我认为确实是有效的,因为在很多时候,用户其实并不真正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同时,一个读者的阅读口味往往也是多样化的,因此,被骗来的读者,未必就不会
谈到创新与套路,为数不少人的观点是套路文更有优势,一些作者还拿出了似乎无法辩驳的证据你看,我写了创新文,结果彻底仆街了,编辑也完全不来照顾,他只推那些套路文。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首先,请大家扪心自问,作为一名读者,你自己喜欢什么书呢?你更喜欢那些内容老套、千篇一律的作品,还是喜欢创意、剧情新颖的呢?我想,答案应该很明显吧?我们又不傻,怎么会故意去挑那些老套的来看。而将心比心,其他的读者难道就是傻子吗?硬说广大读者更喜欢套路文,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但那些写了创新文却仆街,写套路文却大热的,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真的是再简单不过了,想不明白这个道理的,只不过是陷入了几个简单误区罢了。这些误区,说出来
十一年前,我在构思新书时,给当时已经很常见的穿越设定加上了一个特殊限定主角穿越成他自己,确切地说,是几年前的自己。这一设定,后来被称为重生,因为主角等于是能重来一次人生。在当时,我只是觉得这么穿越没人写过,也比较好玩,能引发各种有趣的YY剧情,那时候并没有想到重生文在多年后会泛滥到如此的地步,会诞生出如此海量的作品。同样的,受当时思维的局限,我也只想到了都市重生,并没有想到历史文中项羽可以重生后干掉刘邦,仙侠文中天蓬元帅重生后调戏嫦娥没再被抓,主角可以重生当教练,可以重生打游戏,可以重生开机甲重生的主角们上天入地,遍布于各个类型,穿梭于各个时代,一次次的让我眼界大开。时至今日,我们似乎已经找不
作家助手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