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常见的八种写作手法

常见的八种写作手法

2024年11月21日 18:57

常见的八种写作手法如下: 1. **对比**:把两种完全相反的事物或某一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这既是写作手法也是一种修辞方法。例如在 《海燕》 中,海燕与企鹅形成对比,突出了崇高与卑下、伟大与渺小,让海燕的形象更光辉夺目。作用是突出表现事物的某一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 **衬托**:以次要事物陪衬突出主要事物,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如 《爱莲说》 中菊花正衬、牡丹反衬莲花高洁品质,表现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其作用为突出主体,使形象鲜明,给人深刻印象。 3. **借景抒情**:带着强烈情感描写客观景物,将情感寄托于景物中,也叫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像 《天净沙·秋思》 通过景物渲染凄凉悲苦意境。它能使文章情景交融,增加文采,让感情更具感染力。 4. **象征**:借用具体事物暗示特定事物或事理,表达真挚感情和深刻寓意。如 《我爱这土地》 中“土地”象征祖国。可含蓄深刻地表达感情,增强文章表现力。 5. **托物言志**:将个人志向寄托于具体事物,使该事物成为志趣、理想的寄托者。如 《陋室铭》 借“陋室”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间接表现作者志趣,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表达的生动形象性。 6. **欲扬先抑(先抑后扬)**:先否定、贬低再肯定、赞扬。如 《阿长与<山海经>》 对长妈妈先厌烦后赞美怀念。可使文章情节曲折,激发读者兴趣,突出事物或人物特征,使形象更饱满。 7. **铺垫**:在主要人物或事件高潮前,对环境、天气、情绪等描写营造氛围。如 《孔乙己》 中对天气的描写为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铺垫,能增加情节感染力,制造悬念,使情节更合理。 8. **卒章显志**:在文章结尾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也叫“篇末点题”。如 《岳阳楼记》 结尾点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
热门搜索更多 >